PRODUCT CENTER
检验检测
检验检测
PRODUCT CENTER

滚动轴承的尺寸稳定性(二)
滚动轴承的尺寸稳定性(二)
2.4 国内对Cr4Mo4V钢的研究
国内对Cr4Mo4V钢经200小时高温回火后的尺寸稳定性见图3。
图3 Cr4Mo4V钢经200小时高温回火后的尺寸稳定性
经1000小时高温回火后的尺寸变化情况见表2。
T/℃ |
204 |
316 |
427 |
532 |
尺寸变化/(10-6mm/mm) |
+22 |
+12 |
+27 |
-50 |
表2 Cr4Mo4V钢1000小时高温回火后的尺寸变化 |
2.5 其他方法
国内一些学者在研究GCr15的残余奥氏体及磨削应力时,对轴承套圈采用在100~170℃之间长时间人工时效,观察其尺寸变化量,以衡量套圈的尺寸稳定性。
3 讨论
3
3.1 明确是否存在“尺寸稳定性差”问题
很多国内轴承制造商反应“国产轴承的尺寸稳定性差”,却无法提供相关检测数据以证明其差距。事实上,大部分失效轴承均未达到设计寿命,其损坏原因多为润滑不良、疲劳、污染、安装和使用不当等。当轴承失效后,应首先分析失效原因,对于非制造因素导致的失效,大可不必混入“尺寸稳定性”的问题中。对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存在质疑时,应对产品进行检测、验证,尤其是在产品仿制过程中,更应注意用数据体现差距。
3.2 尺寸稳定性的系统问题
轴承的尺寸稳定性是针对“轴承”而言,并不是简单的金属材料或热处理问题,而是一个系统问题,应综合考虑结构设计、生产制造、应用以及每一个轴承部件在轴承服役过程中对尺寸变化的影响。诸如批次之间或单件之间性能差异较大等问题,应不在“尺寸稳定性”的讨论范围内,应以生产设备稳定性、加工质量一致性、人员技能水平、人员稳定性、生产过程控制手段、材料均匀性及测量系统准确性等为立足点,寻找提高产品“一致性”和“稳定性”的方法。
3.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
本文所述国内外评价尺寸稳定性的方法并不适用所有轴承,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。读者可以以此为参考或探索适合自己产品的评价方法,并总结出适合特定型号产品的技术要求。例如,本文所述对套圈的评价方法均存在测试周期较长的问题,国外某公司在此基础上探索并制定了更加简便快捷的测试方法,并对不同型号产品提出特定的技术要求。此外,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检测标准,为轴承的制造商与用户提供协议依据。
参考文献
H.K.D.H.Bhadeshia.Steel for Bearings[M].SKF:2011
Jon L.Dossett,George E.Totten.美国金属学会热处理手册D卷钢铁材料的热处理 [M]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8.
张立峰,等.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和元素偏析[M].北京:冶金工业出版社,2017.
李爱民,等.终磨工艺对轴承套圈尺寸稳定性的影响[J].轴承,2009,12(1):17-19.
周雷.PA6材料尺寸稳定性的影响因素[J].塑料,2019,48(4):72-76.
GB/T36222.航空电机用深沟球轴承通用规范[S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18.
JB/T7048.滚动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技术条件[S].北京: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2.
颜鸣皋,等.中国航空材料手册第2版第1卷结构钢不锈钢[M].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1.
版权所有 © 上海机械工业轴承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上海 沪ICP备16002259号